白丝行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床玉手乱殷红,

万草千花动凝碧。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春天衣著为君舞,

蛱蝶飞来黄鹂语。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君不见才士汲引难,

恐惧弃捐忍羁旅。

白丝行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二载(753、754年)间,客居京师而作,故末有忍羇旅之说,当依梁氏编次。师氏谓此诗乃讥窦怀贞。黄鹤云:怀贞亡于开元元年,公时才两岁,于年用不合。

参考资料:

1、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此诗见缲丝而托兴,正意在篇末。此章两段,各八句。上段,有踵事增华之意。欲成罗锦,用尺量丝,故须长;所织花草,色兼红碧,故不须白。熨贴裁缝,制为舞衣也。象床,指机床。玉手,指织女。乱殷红,谓经纬错综。动凝碧,谓光彩闪铄。

  下段,有厌故喜新之感。蝶趁舞容,鹂应歌声,落絮游丝乘风日而缀衣前,比人情趋附者多。一经尘汗污颜,弃置何所,见繁华忽然零落矣。士故有鉴于此,不轻受汲引而甘忍羇旅,诚恐一旦弃捐,等于敝衣耳。玩末二语,公之不屑随时俯仰可知。

  仇兆鳌按:诗咏白丝,即墨子悲素丝意也。已悲素质随时染,当其渲染之初,便是沾污之渐,及其见置时,欲保素质得乎?唯士守贞白,则不随人荣辱矣。此风人有取于素丝欤。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被东风捲到,零星旧事,都入五更心。碧纱窗里梦,还是年时,做了不曾寻。

羸形久已无魂守,悉听寒侵。算浑如、空房蜡烛,有泪背人淋。

难禁。摘梅情事,斗草风光,付冷香残枕。剩墙边、柳花拍拍,燕子愔愔。

红灯絮语凄然处,那时节、早料而今。单不道,音书也恁销沈。

越人犹绩禹,疏凿此江边。

地合秦城水。门浮楚客船。

荫槐为帝里,种稻属徭田。

嘲{左口右哲}巫言罢,寒云又惨然。

多病东瓯客,空江独问津。

飘零屈壮志,汩没共时人。

沧海风云气,他乡草木春。

江山怜地主,高兴欲相亲。

神瀵悬丹穴,灵岩控紫京。谁题秋涧水,还并古台名。

润借岐山彩,流为嶰谷鸣。梧桐寒不谢,霜月照逾清。

燕尾人家色,羊裘钓者情。今看渐如练,为尔映双旌。

花时曾共醉长安,汉殿威仪备从官。兰草每从西省握,贝经频对竺僧看。

重来冠盖人非昔,一落江湖计转难。不是夷门宾客在,风尘吾已倦弹冠。

嫩寒榭。正碧柳搓绵,红藤欹架。怅春光难买,千金漫论价。

斜阳作弄花枝影,依约阑干亚。立多时,草软裙拖,竹低钗絓。

临镜晚妆罢。看宝鸭香销,玉蛊灯灺。那处声来,风紧骤檐马。

蛾眉准例多谣诼,毕竟真和假。悄无言,心事江潮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