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范宽秦川图

山水人传范家笔,画史推尊为第一。朅来因看秦川图,天下丹青能事毕。

大山岩岩如国君,小山郁郁如陪臣。大石盘盘社与稷,小石落落士与民。

一山一形似争长,一石一态如布军。想君胸中有全秦,见鐻削鐻鐻乃真。

掌上长安近于日,千树万树生青春。忆昔岐山凤皇语,葱葱柞棫沾新雨。

昆夷束手密须降,不见功勋见歌舞。黄金铸牛西入僰,五丁云栈通中国。

骊山宫阙九天高,六处孱王走衔璧。不信诗书信法家,关东半被鱼书惑。

尽卷图籍亦大好,五十年凶都一埽。章邯董翳举如毛,沐猴冠委金陵道。

北原兵自天而下,汉室倾颓如解瓦。祁山六出纵无功,渭水犹堪饮君马。

螭蟠老将骨未朽,草附那能济阳九。技痒投鞭抵岁星,归来鹿死何人手。

神武空矜贺六浑,投机常落周人后。竟令冯翊软沙边,东风一夜吹新柳。

侵寻皂角相料理,抛掷龙津浮汴水。鹢头过处巳非隋,不觉晋阳人姓李。

华清高宴戛宫梧,舞马如何护两都。纵得青骡还蜀道,肉得沙场白骨无。

兴亡自取不足吁,可怜神州为盗区。贪徵往古山川事,忘却题诗赏画图。

麻九畴

(1183—1232)易州人,初名文纯,字知几。幼颖悟,善草书,能诗,号神童。弱冠入太学,有文名。博通《五经》,尤长于《易》、《春秋》。宣宗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得第二名,经义居魁首,廷试,以误落第。后以荐赐进士,授太常寺太祝,迁应奉翰林文字。天兴元年,避兵确山,为蒙古兵所俘,病死广平。

猜你喜欢

寺跨长溪山四回,杉松微径尽莓苔。

门前潮上不须看,常恐尘埃随水来。

绕屋松杉手自栽,重阴长日护苍苔。一溪窈窕花间入,三径参差竹下开。

夜半霜钟宁假莛,秋深月镜本无台。主人定起焚香坐,何处扁舟棹雪来。

入觐天颜喜气豪,扬鞭载道晓鸡号。皇恩浩荡江河阔,圣德照回日月高。

旅伴几无鲍叔友,衾寒谁赠范生袍。归来得聚同堂乐,知己相逢惜二毛。

山色淡何处,都在渺茫中。白云千缕万缕,忽现又还封。

如此风光休误,只合焚香煮茗,相对抚丝桐。古寺隐林杪,依约度疏钟。

倚危栏,舒远目,意无穷。乱鸦阵阵归去,鸟道暗相通。

岭畔丹枫落去,陌上绿杨调尽,晚节羡苍松。抚景一长啸,幽思付归鸿。

园林雨后聚秋光,花影还依月影长。小沼水清蘋叶老,曲栏风暖桂枝香。

野云行尽生岚气,山鸟飞来话夕阳。种秫公田多逸兴,固应人境两相忘。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岂识天子居,九重郁沈沈。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

晶光荡相射,旗戟翩以森。迁延乍却走,惊怪靡自任。

举头看白日,泣涕下沾襟。朅来游公卿,莫肯低华簪。

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萍蓬风波急,桑榆日月侵。

奈何从进士,此路转岖嶔。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

谁怜松桂性,竞爱桃李阴。朝悲辞树叶,夕感归巢禽。

顾我多慷慨,穷檐时见临。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

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秦吴修且阻,两地无数金。

我论徐方牧,好古天下钦。竹实凤所食,德馨神所歆。

求观众丘小,必上泰山岑。求观众流细,必泛沧溟深。

子其听我言,可以当所箴。既获则思返,无为久滞淫。

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