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日约重陪。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零雨初收,金波乍转,捣衣双袖临风卷。银床玉簟陡生凉,迟眠且扑流萤扇。
草绿长门,荷残别院,如丝情绪如云乱。无端蟋蟀响西堂,井梧叶叶关心颤。
君今忆故园,归期亦全未。褚公髯如戟,閒杀丈夫气。
寂寂铜台望,飘飘筼帐悬。
君王遗令日,是妾断肠年。
舞影伤罗绮,歌声咽管弦。
西陵松柏冷,日夕锁寒烟。
骥子丰神水似清,晬盘拿了太憨生。
语迟未识罢并囝,性慧过如姊与兄。
顾我高明惭父祖,愿儿愚鲁至公卿。
何时长大胜冠带,处处将车捉辔行。
穴壁邻光夜不迷,鸣珂曙色待金闺。畔龙城里龙归去,龙友何年过玉溪。
禅堂馀结搆,破衲挂林樊。宿雾沈荒井,秋河没断垣。
杉深时坠鹘,果熟乍闻猿。寂寂拈花手,应悲末法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