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觉东皇意思匀,陈根初动夜来新。忽惊平地有轻绿,已盖六街无旧尘。
莫为枯荣吟野草,且怜愁醉柅香轮。诗人空怨王孙远,极目萋萋又一春。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春气吹人不作醒,病身感物底心情。
斜阳也不藏人老,偏照霜髭一两茎。
系舟杨柳驿,风雨苦连朝。远岸烟埋树,荒村水没桥。
年华身老大,湖海兴萧条。天意何留滞,应怜望国遥。
抱崖一水发僧居,空翠溟濛画不如。
落日游人山窈窕,清风啼鸟竹萧疏。
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能将莽莽乾坤辟,亦复萧萧邱陇寒。
数典更无前辈在,留坟似与后人看。不将死例当头定,世上纷纷事更难。
春去也,绿树唤斑鸠。唤出桑间村妇摘,唤回陌上丽人游。
飞絮扑楼头。
吾庭有嘉树,种自容春翁。百年益封殖,人歌召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