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朔气能寒海上山,却留苍翠倚云间。时看舞鹤笙前下,长听栖乌月里还。
天泽九重承自远,霜标千仞渺难攀。休疑绿鬓年年好,柏实松苓总驻颜。
周甲初过六十春,花朝节后是良辰。一官德政人称最,两袖清风自乐贫。
早岁匆萌归隐志,至今赢得自由身。从来嘉行膺多福,中寿还须上寿臻。
生离死别每神伤,寥落年来不自遑。未起严敦惭马诫,欲联轼辙怅苏床。
高情无复披求借,破砚长教懔直方。坐对妻孥空寂寞,复看春草碧池塘。
閒愁客底费驱除,可复先生得自娱。
商陆火添人独坐,沉檀香冷岁还徂。
望家年甲那堪数,祭酒诗神合少苏。
来岁黄堂当此夕,不知能解寄诗无。
满篷落叶树头风,一雁高飞海色空。水净莼香鲈正美,故应张翰忆江东。
石粼粼,草斑斑,边城五月如秋寒。
渺渺平沙几千里,天风吹暗燕然山。
燕然山下临大虏,旁有两人相对语,握手长叹泪如雨。
一人自言出门时,床头妻子牵衣啼。
桁上无襦釜无糜,君今早出何时归?且复牴泪一慰之,投
剑仰天自叹欷。
朝役镇城南,暮抵镇城下。
闻说派尖丁,复道散夷马。
已知饥寒弃原野,仓皇骨肉忍相舍。
一人欲语还嗫嚅,回头看有行人无。
一从互市不备胡,但备将军营内呼。
营内呼,何时已,君亦大从容,复欲念妻子。
奔走无小休,何暇问生死。
中夜归来且自喜,宁知明日复尔尔。
丈夫生死会有时,恨不一死骄胡垒。
仓卒有语难具陈,不敢久立当通津。
夜来同望关山月,应照关前洒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