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师和尚,可称吾徒。明禅悟道通儒。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一水泛秋光,千山共夕阳。江乡无限好,都属钓鱼郎。
与君未别且酣饮,别后令人空倚楼。
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阔鹭涛秋。
春深花树烂模糊,花下朋游酒一壶。帽侧故搴轻朵插,席安仍取积英铺。
日烘扰扰蜂能趁,烟动关关鸟更呼。客散独烧高烛照,老来真自笑狂夫。
惜共雕龙日,怀同并马年。别离今隔世,愁望亘长天。
宿草萌哀念,生刍结奠缘。所嗟二三子,才藻总堪怜。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小雨沾秋旱,清曦霁晓氛。
山留归壑水,风送过江云。
碧瓦觚棱出,黄茅兔径分。
高僧似相喜,茗饮话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