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崔象之示诗稿

古乐治情性,故使风俗完。

郑卫入人耳,雅正声日殚。

教化走薄恶,靡靡如转丸。

全音不可见,来往寂寞间。

我疑至和意,独落诗人肝。

或以鸣道德,或以伤忧患。

存者三百篇,兴寄青与丹。

至今如清风,留在乔木端。

敦厚久衰落,坐见王泽乾。

后世其得者,或谒道之门。

失者抱大羹,竞下咸与酸。

最晚李杜出,遂将风雅坛。

内以康心脾,睥睨万物根。

予早酷爱慕,强把屈瓠鑽。

当食对藜藿,诵之若熊蹯。

崔子我同好,韵字嗟璞浑。

其诗长於适,意趣犹捭豚。

巨轴逾百篇,抵我轻欤璠。

得之忘睡眠,夜拭瞳膜昏。

若游金貂市,时见太古冠。

淡泊路久茀,共约锄榛菅。

当结明月期,与君酌醇源。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猜你喜欢

形骸岁岁就枯朽,意气时时犹激昂。

水远浮鸥方浩荡,霜高残菊更芬芳。

人皆有舌是非在,劫未成灰时世长。

三百里湖行自复,子孙努力事耕桑。

河沙古寺临江干,山如蜿蜒翠龙蟠。

入门双石踞虎豹,排云万竹森琅玕。

山中有景开屏面,路入西崖羊角转。

一湖横陈白于银,一溪西来净如练。

僧言此处好结亭,孔方绝交呼不应。

竹阴深中即亭子,风月为户云为棂。

寄赀录事今岂少,不日诛茅坐林杪。

饭余曳杖一登临,看尽青天没飞鸟。

晚天落日浮湖光,渔舟相连鸿雁行。

浩歌横笛互相答,底处更欲求潇湘。

荷山对面不盈咫,门前吾家锦江水。

何时亭子高崔嵬,年年钓蓑为此来。

支藤乘兴入春郊,梅压疏篱亚竹梢。剩喜此行诗有料,吟来浑不费推敲。

尺鴳栖一枝,粒粟俄已饱。却笑垂天鹏,饥飞何时了。

黄道天行速,瑶图睿览纡。万方归贡篚,四海混车书。

问道回轩驾,巡方奉舜舆。非熊如入梦,能载渭川渔。

暗曜加临有救神,煌煌福德自天仁。

只烦终惠苏残喘,官爵从渠奉董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