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大第多奇景,自爱贫家有古风。会向红尘生野思,始知泉石在胸中。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两相同寅喜协和,此心合处直无阿。
广平补衮虽良手,公与弥缝力最多。
夫君旧游地,圁洛我盘桓。
旅梦朱弦断,荒山白发寒。
文高惊小阮,达晚在长安。
得慰相思处,琼瑶落手看。
坐杀王风。立杀扶风。只因伊、贪恋家风。争如猛舍,认取清风。
好同行,好同坐,共携风。
我即真风。你即佯风。小春天、总赖温风。将来雪下,怎奈寒风。
窗儿里,六儿外,两般风。
不谓飘零日,求贤网四张。胡然卑小技,乃尔閟孤芳。
宝唾非无色,江鸿讵有行。散材何所以,徒愧饰青黄。
月迥光无缺,星寒烂已施。百枝张幕色,万舞任渠为。
激壮军中曲,纵横坐上卮。高朋复佳节,聊得此追随。
足弱老态增,颠仆人共骇。
无趾真吾师,天刑乌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