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倦人烦渴思长,岩中冰片玉成方。老仙笑我尘劳久,乞与云膏洗俗肠。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高上皇人宴紫霄,撷芳常引八骞条。
肌肤表里琉璃彻,映照三涂万苦消。
海客张公鬓巳苍,豪游曾结少年场。古文金碧盘龙虎,丽句琼瑶琢凤凰。
寻壑径丘穿窈窕,倚楼看镜立沧芒。朔风鸿雁传消息,明月青山隔几乡。
我生不爱言,欲言令人恶。总总乾坤内,抱此谁与托。
昔者所亲人,今或苦荼若。生交各分离,死交已冥漠。
事非固必存,千载一转脚。要知达士心,阅世等糟粕。
不求万法脱,不与万法缚。索然天地中,去留如解箨。
万事岂足为,而苦自结约。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
何当得蔡侯,飘若云中鹤。新诗近道要,如病饮良药。
上言古心人,次言时道薄。落落济世志,拙者但骇愕。
功名付吾子,我独甘藜藿。谁知陋巷中,箪瓢有馀乐。
荡艇入南山,晴湖净如拭。系缆枯树根,寒烟生微白。
偃卧周山阿,脚步层岩隙。方丈出松巅,亭亭高百尺。
入门逢老僧,尘缨顿若失。说法水月心,妙香浮广泽。
落花满空林,披云坐磐石。置身在霄汉,庶以慰营魄。
安得常如此,元言共朝夕。月出竟忘归,零露沾衣湿。
剑南归受贺,太学赋声雄。山路长江岸,朝阳十月中。
芽新抽雪茗,枝重集猿枫。卓氏琴台废,深芜想径通。
谁将孤掌臂莲条,造物致人匪不尧。庭裔蛟糜欣佩芷,东山銶斧恶闻鸮。
仲华已识刘文叔,尹氏犹争王子朝。礼义州前虚一左,未烦宋玉赋魂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