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倦人烦渴思长,岩中冰片玉成方。老仙笑我尘劳久,乞与云膏洗俗肠。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万顷波中独钓身,短仓低屋旧丝纶。
自怜清夜歌明月,谁共沧洲采白苹。
不到兹山三十年,重来风物自依然。两源秋色排千嶂,五级泉声落半天。
绝唱尚传闲老句,幽栖犹想默诗禅。回头迥与尘寰隔,何必蓬莱始是仙。
馥馥飘清气,霏霏点绿苔。高城残角断,吹送冷香来。
白发今吾即故吾,此身满地是江湖。只饶酒债从人举,敢倚渔竿待价沽。
流水之间心自得,浮云以外梦俱无。绿阴高树成箕踞,此意凭谁作画图。
最初句,向上机。瞿昙不会,达磨不知。知不知,雨馀千嶂碧,春水一溪肥。
恩荣褒恤慰忠魂,有子长怀手泽存。上谷鸣琴稀吏牍,摩娑残帙几声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