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去年赏春日,春光过了又逡巡。却是去年春自去,我心依旧去年春。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岘山临汉江,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
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先生下堂来,伛偻答我拜。白日当户庭,春光浩无外。
我行独踽踽,聊复寻诸孙。
诸孙名有役,谁复相温存。
彼茁者汀芦,上有鹪鹩喧。
衡门可栖迟,清风自妍暄。
汲井欲灌环,灌园当灌根。
澡身欲树德,树德当树淳。
天边云气来须女,湖上轻雷起少男。一阵微凉疏雨过,满池莲蕊绿如簪。
吾粤多奇士,严公更轶尘。壮哉此巨制,用笔何其神。
雄劲天资迈,幽深布景新。徘徊看不足,归尚梦萦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