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披襟风快哉,一亭临涧四门开。金章紫绶辞腰去,
白石清泉就眼来。自得所宜还独乐,各行其志莫相咍。
禽鱼出得池笼后,纵有人呼可更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月殿真妃下彩烟,渔阳追虏及汤泉。君王指点新丰树,几不亲留七宝鞭。
满城警柝喧深夜,半壁青灯动客心。
烽火未除眠不得,欲将长剑倚危岑。
橘子始可食,往往辞其枝。孝子方欲养,父母长别离。
墓上椎牛羊,不如生蒸梨。高爵耀闾里,无亲持慰谁。
魂梦中夜来,九原知不知。
阶前雪消尽,风气亦清和。心赏随年薄,春怀因病多。
听鸿离野岸,看月上庭柯。明日东城会,何人醉复歌?
自君之出矣,万物看成古。千寻葶苈枝,争奈长长苦。
霄汉频随凤侣飞,年来犹自密缝衣。青灯夜雨人何在,白发秋风子未归。
魏阙恩荣鸾诰在,浔阳消息鲊书稀。惟馀一片陇冈石,千古清光照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