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
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
奇观揭名浑未在,只消题作小垂虹。
棒底神龙未出潜,在家菩萨可同瞻。群饕未解蒸豚意,大梦何时醒黑甜。
日月东西行未尽,相逢不必问如何。
山间松食人应少,世上黄金梦最多。
一叟搜盆妇絮羹,喜闻官至出相迎。
两三家自为邻里,一半田皆无主名。
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如何方恻怆,披衣露更寒。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嫩节留馀箨,新业出旧阑。
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乐府裁龙笛,渔家伐钓竿。
何如道门里,青翠拂仙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