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长孺忠鲠臣,卧治典一郡。帝重二千石,择贤出邦宪。
况轸边氓穷,宵衣廑清问。乌蒙硗瘠区,百产阙转运。
比年累歉收,妇子乏馈餫。流亡入邻疆,风雪挟敝缊。
颇闻今兹秋,可无颔顑恨。况又五马来,襦裤振贫困。
吏人畏直声,屏息戢豪健。猺猓皆家人,睢盱听明训。
政成召和甘,寒暑泯咨怨。春风苏枯壤,吹万有宏愿。
崇朝天下霖,兴云自肤寸。姎徒岂敢私,俯首节旄建。
实事副大言,乃不愧拜献。谁云儒术迂,卑之勿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