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不入公门慵敛手,
不看人面免低眉。居士室间眠得所,少年场上饮非宜。
闲谈亹亹留诸老,美酝徐徐进一卮。心未曾求过分事,
身常少有不安时。此心除自谋身外,更问其馀尽不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春去留无计,残花更可人。多情玉蝴蝶,随雨伴香尘。
任琐窗深、重帘闭,春寒知有人处。常年笑花信,问东风情性,是娇是妒。
冰柳成须,吹桃欲削,知更海棠堪否。相将燕归又,看香泥半雪,欲归还误。
漫低回芳草,依稀寒食,朱门封絮。
少年惯羁旅。乱山断,敧树唤船渡。正暗想、鸡声落月,梅影孤屏,更梦衾、千重似雾。
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休回首、都门路。几番行晓,个个阿娇深贮。
而今断烟细雨。
举世谁堪借箸谋,年来懒上仲宣楼。地无草木春何在,野有旌旗夜不收。
民隐尚期循吏恤,边才还待庙堂求。纶扉更作狂澜障,极目东南万里愁。
五马遥临白鹭洲,光荣全胜古诸侯。满城秋雨闻弦诵,夹道春风露冕旒。
东观天高鳷鹊并,中台地回凤凰游。归朝明日承恩早,玉笋催班第一流。
明远高楼百尺悬,寒光遥夜动龙泉。由来宝剑司空识,紫气行看北斗连。
阿母带儿出,儿行自回皇。儿不倦行路,遣儿心内伤。
问儿何所伤,儿语不敢详。将儿雇织作,不忍织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