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之高,表我东底。
惟山降神,生何夫子。
维何夫子,文公是祖。
是师黄父,以振我绪。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琴弹碧玉调,药炼白朱砂。解酝顷刻酒,能开非时花。
丹青非末艺,僻尚有同清。好遂成名士,恒言畏后生。
云山深借助,烟鹤与经行。试数诸贤达,何人恋市城。
武皇侧席正求贤,直道谁居汲黯前。何事不教留禁闼,淮阳高卧度流年。
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
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穷巷归来已白头,结茅何必榜休休。好山当户碧云晚,明月满溪寒苇秋。
诗社纵添新句法,醉乡难觅旧交游。平生幸自无机械,一棹夷由去狎鸥。
方安林下乐樵渔,底事牵来剖竹符。
道院固知人少讼,丰年何幸俗多娱。
头随野鹤穿花径,静看游鱼戏玉壶。
却愧此身犹束缚,未能归去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