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知灵洞锁嵬奇,水石幽深路转崎。
佳境自多平爽处,笑渠索隐厉裳衣。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娇小私相命,牵衣哭路傍。几时堪翠靥,何物是红妆。
綦履春风薄,掖庭秋夜长。尧年如有赖,微质等朝霜。
高僧邀我暂淹留,细话朱轓此屡游。不见清谈飞麈尾,空流悲泪拂银钩。
淮山胜绝千年在,人物才华一梦休。欲作招魂吊馀恨,晚烟疏雨不胜愁。
来伴秋风十日闲,笔端久已识波澜。
烦君一醉双峰月,乞与儿曹白眼看。
石路多盘折,秋阳向郁蒸。
矮墙低贴水,老树倒悬藤。
白发腰镰叟,缁衣顶笠僧。
村醪何处问,更入乱云层。
不愧人间万户侯,子孙相继老扁舟。往来南越谙鲛室,
生长东吴识蜃楼。自为钓竿能遣闷,不因萱草解销忧。
羡君独得逃名趣,身外无机任白头。
宦辙优昙现,禅宫慧日悬。棠分龙钵雨,笏柱鹫峰烟。
鞅掌遗尘外,冥心悟劫前。眼看朱绂客,谁出火中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