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世人从扰扰,独自爱身闲。美景当新霁,随僧过远山。村桥出秋稼,空翠落澄湾。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
昨夜宴南堂,华灯烛九光。削青争落笔,举白斗飞觞。
祇觉辉裴玉,宁思梦谢塘。解烦多蜜勺,藉俎半兰芳。
促席风弦怨,开帘月露凉。酡颜君莫诉,西北转银潢。
一变阳爻七日初,窗閒测影弄徐徐。
不知曾未添宫线,但觉多翻数叶书。
匹马泛冰泽,海阔难经过,
玉浪来溟溟,云涛起峨峨。
投泷若投岸,避冻如避涡。
蹄脆复参差,覆舟在中河。
碎身须臾间,不殊葬鼋鼋。
飘逢白日东,涉险奈远何。
屯云犹沧溟,何时纵阳和。
畏途正渺渺,浩然商声歌。
大象不游于兔径,针锋头上礼观音。百尺竿头犹进步,十方沙界现全身。
三更时有炮枪声,隐约闻来左北城。国难期中年又过,愁柴愁米受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