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闻道溪桥涩欲乾,黄昏缟袂不禁寒。爱之不见空搔首,玉立亭亭可得干。
面面云峰好,荒衙置此间。吏人随鸟集,宾友访僧还。
水气石边静,松声风外间。卑栖吾自足,犹胜买青山。
几槛虚明不著埃,忘机鸥鸟自飞来。
北窗高卧羲皇世,九陌红尘安在哉。
不赴城南约,遥传寺里篇。看花吾未老,出郭偶无缘。
簇马低春日,啼莺隔彩烟。风沙开病眼,愁向艳阳天。
以禅呼石,石不点头。指石为禅,禅笑不休。禅亦强名,况石赘疣。
石在汝臆,滞汝西游。曷不椎碎,置之东流。自在无碍,荡荡悠悠。
汝既坚顽,如石水投。取指譬月,求剑刻舟。石言则妖,我何哓哓。
飞霰洪垆,才点即消。
休送目。几处高楼披翠竹。谁家深夜吹寒玉。
离魂归梦贪追逐。怜幽独。薄衾合是眠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