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醉与银花语,问一生几度,良夜圆月。况入新年,早驰情三五,闹蛾时节。
袅袅春如发。拖逗得、韶光明灭。怪东风、尽日吹人,扑上一衣寒雪。
怨煞,烟欺雨压。料弦管都休,灯事销歇。多少红裙,竞新妆初了,望晴愁滑。
窗底喁喁说。天甚事、阻人游屧。不晓败意东皇,可曾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