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尧峰古刹连翠微,黄茅盖殿白板扉。鸟窠蟒窟僧住少,秖馀山水含清晖。
楞伽山中大弟子,偶来飞锡披荆枳。石头路滑雪纷纷,却遇庞家老居士。
相期岩下种青莲,懒乞人间造业钱。无金布地不著想,有珠系衣且自捐。
一袈裟地无十笏,绵蕞草构为禅室。松麈蒲团日日閒,黄花翠竹纤纤出。
本来无住亦无生,究竟何能识净因。且将清澈宝云井,作供灯光华鬘身。
涧底流泉鸣不止,峰头朗月恒如此。蝴蝶浮生梦已醒,莲花事业心如水。
般若慈航咫尺间,菩提高树岂难攀。愿留白足常为伴,未许黄梅便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