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经行阡陌日迟迟,桑柘才方吐绿枝。
只为峭寒交节晚,村家却是拂蚕时。
嘉树绕崇垣,清流映筚门。治生余粟帛,供祭足鸡豚。
诗酒闲情寓,衣冠古制存。时时逢野老,共话长儿孙。
临洺关下来时路,再策归鞭夕照迷。南国不闻驰露布,北畿新见驻云旗。
地居荒漠难言守,战有先声愿出奇。安得健儿三百辈,欃枪直扫肃潢池。
岩面郡楼前,岩崖瀑布悬。
晓光分海日,碧影转江天。
向暖盘栖鹤,迎寒簇钓船。
次山题红处,千古与人传。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未观金距斗,已怪左轮殷。一夜风霜作,垂头急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