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乱撒鹅黄拂晓晴,天涯多少故人情。
游舡空逐轻阴转,半属春风半属莺。
如来言具足,切莫外驰逐。当体即无馀,曹溪留一宿。
须结坚冰断数茎,每逢村墅少纾情。仆夫皴手轮迟辗,行到日斜方近城。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
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五谷皆登几载无,今秋端不负菑畬。已欣亿秭仓箱积,肯数寻常儋石储。
卦象曾占天上火,牧人应协梦中鱼。麟经二百馀年久,似此丰穰仅一书。
云烟回合蔽仙关,万仞斜通一发山。事往已迷新甲子,洞深忘却旧人间。
橘皮鹤下遗雏去,萼绿花来采药还。白日饵将三五斗,方瞳如水照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