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乌有二类,嘴白者名慈。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
饮啄颇廉俭,音响亦柔雌。百巢同一树,栖宿不复疑。
得食先反哺,一身常苦羸。缘知五常性,翻被众禽欺。
其一觜大者,攫搏性贪痴。有力强如鹘,有爪利如锥。
音声甚eT嗗,潜通妖怪词。受日馀光庇,终天无死期。
翱翔富人屋,栖息屋前枝。巫言此乌至,财产日丰宜。
主人一心惑,诱引不知疲。转见乌来集,自言家转孳。
白鹤门外养,花鹰架上维。专听乌喜怒,信受若神龟。
举家同此意,弹射不复施。往往清池侧,却令鹓鹭随。
群乌饱粱肉,毛羽色泽滋。远近恣所往,贪残无不为。
巢禽攫雏卵,厩马啄疮痍。渗沥脂膏尽,凤凰那得知。
主人一朝病,争向屋檐窥。呦鷕呼群鵩,翩翻集怪鸱。
主人偏养者,啸聚最奔驰。夜半仍惊噪,鸺鶹逐老狸。
主人病心怯,灯火夜深移。左右虽无语,奄然皆泪垂。
平明天出日,阴魅走参差。乌来屋檐上,又惑主人儿。
儿即富家业,玩好方爱奇。占募能言鸟,置者许高赀。
陇树巢鹦鹉,言语好光仪。美人倾心献,雕笼身自持。
求者临轩坐,置在白玉墀。先问鸟中苦,便言乌若斯。
众乌齐搏铄,翠羽几离披。远掷千馀里,美人情亦衰。
举家惩此患,事乌逾昔时。向言池上鹭,啄肉寝其皮。
夜漏天终晓,阴云风定吹。况尔乌何者,数极不知危。
会结弥天网,尽取一无遗。常令阿阁上,宛宛宿长离。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四海文章伯,三朝侍从臣。世方迟至理,天遽夺斯人。
冲漠高难问,烦冤臆少伸。道从元末敝,文向国初纯。
东里渊源近,天全授受真。正音惊鸑鷟,恢网漏麒麟。
累踬名逾起,先登气益振。声华当翰苑,德义重儒绅。
格律唯冲澹,言词自雅驯。时流皆自邶,古制或先秦。
书法颜公逼,诗篇杜老邻。纶音腾涣汗,碑板照嶙峋。
讲向东朝切,规从后殿谆。从容天仄听,仁义日前陈。
内外同瞻岳,贤愚但饮醇。汪洋从挠浊,坚白谢缁磷。
自不惊荣辱,何缘睹喜嗔。吴山从此重,燕谷镇常春。
在古无苏子,于今有伯淳。閒情多落寞,要路每逡巡。
见说年频引,俄嗟岁在辰。九重恩绝等,八座望殊伦。
尚未酬公议,宁须秉国均。公身今可赎,我分昔尤亲。
先后官曹接,卑高契谊匀。上陵行并马,待漏坐联茵。
倡和辞盈帙,招邀醉洽旬。看花常入夜,玩月或侵晨。
送我清风埭,期公震泽滨。疏闻心独苦,书至泽犹新。
岂谓终天别,空含两地辛。玉亭盟已散,板屋迹俱尘。
盛德难为绘,高风不可泯。儒林谁作传,谁刻垄头珉。
连枝蟠古木,瑞荫映晴空。桃江江上景,古今同。忙中取静,心地尽从容。扫尽荆榛蔽,结屋诛茅,道人一段家风。
任乌飞兔走匆匆。世事亦何穷。官闲民不扰,更年丰。箪瓢云水,时与话西东。真乐谁能识,兀坐忘言,浩然天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