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时自□□,以迄于今,六十馀春。尚朝朝掩泣,抢呼厚地,年年抱恨。
哀吁苍旻。梳扇空存,音容莫睹,除是重泉会面真。
情悽恻,每秋霜春露,一倍沾巾。
微君此意酸辛。痛我亦、千秋负罪人。纵殁身可报,难酬恩重,偷生何益,祗愧儿贫。
潦倒如斯,显扬无计,辜负当时属望殷。披图久,正昏灯欲灭,此最伤神。
静华墨君天下奇,陵川仙人为赋之。遗山野史誇慧女,万古春风蝴蝶词。
岂知此巧复绝代,夜月静拂天孙丝。梦云丝雨有形外,郢斤庖刃无心时。
蔡公凛凛袖鄂姿,诸郎画戟清香诗。香奁秀发亦馀事,诗人饥眼省见稀。
敲门青灯烂红碧,布衾惊走恶睡儿。破屋犹疑翠鲸怒,短褐谁怜紫凤移。
东家健妇把锄犁,西家处女负薪归。哀哀正念诛求苦,对此无言空泪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