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阑风伏雨兼旬卧,晴路一钩新月破。帘前暑退得新凉,门外泥深成坎坷。
此时有客过言别,躄躠毛驴压归驮。囊空邻酒赊不来,醒眼相看但愁坐。
一篇削稿辱佳序,七字留诗惭属和。余才弇陋非尔敌,强以珠玑承咳唾。
甬东同学屈指论,往往传经接师座。故人再与瀛洲选,一郑荥阳尚摧挫。
失群行李独淹泊,有价文章久传播。燕山此度六往来,未免征衫被尘涴。
干时少术非尔病,当路无援是谁过。向来人尽弃所长,远到君能见其大。
古人可作乃殊代,同调相求凡几个。勿将时命较穷通,只许才名出寒饿。
羡君有志成果决,笑我无端逐游惰。偶逢知己私自叹,每送归人辄相贺。
荆榛满地羊触藩,日月周天蚁旋磨。故乡乐事殊可忆,欲往从之正无那。
秋风一骑不可留,八月江田熟香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