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自古登临处,非今独黯然。
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
再飞鹏激水,一举鹤冲天。伫立三荆使,看君驷马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洞庭高耸翠,此亦重留名。太古苍茫色,长江昼夜声。
暮烟横北固,晓日近东瀛。玄武昭灵胜,行宫焕紫清。
悠悠芳泽兰,猗猗修竹林。湛湛青天月,泠泠绿绮琴。
皎皎红妆女,寂寂无知音。良人远从役,惜别泪沾襟。
寂寞余空床,徘徊弄锦衾。欢乐苦夜促,离别怨宵沈。
飞鸟翔树间,索群动孤吟。愿托一片影,明此千里心。
卜居何所尚,静轩栽此君。万事付流水,一心游白云。
不寐起中夜,钩帘坐前楹。傍见松桂影,仰看江月生。
银河正无翳,万里亘天横。晶光动左右,四闼晃虚明。
中怀正如此,安得谢尘缨。
攲眠侧耳数寒更,欲起未起心不平。何似山间浑睡足,卧看红日上窗明。
山中苦无雨,日日望云霓。小暑复大暑,深溪成浅溪。
泉枯连井底,地热亢蔬畦。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