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轻别离,投老欲入广。
奈何干戈际,万里涉沆漭。
兹城颇阜庶,有女供奉养。
世乱得粗安,胡劳问乡党。
君言苦无家,一夕魂九往。
乡书昨日至,捧读屡泚颡。
四丧寄浅土,未得掩诸圹。
虽云弊庐在,谁复修祀享。
感兹归意迫,无力犹勉强。
齿发固已衰,尚足婴扰攘。
敢忘乡土情,偷安恋兹壤。
吾闻重感激,惜别复加赏。
天寒霜露繁,摵摵枯叶响。
水宿慎蛟螭,山行避魍魉。
田园虽荒芜,果实罗栗橡。
邻居喜均还,相邀具醅盎。
酒薄不得醉,且复歌慨慷。
人生还乡乐,无物堪比彷。
喜极继以悲,欢戚同反掌。
番思苏台月,照女夜绩纺。
此时父子情,两地同惚恍。
安得混车书,妻孥共罗幌。
兹事竟难期,泪眼一凄怆。
我家嘉陵江,踪迹久飘荡。
亦欲问前途,逡巡觅西瀼。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悯时命之不当兮,去重华之日远。怀贞悫之操行兮,遭此世之淟涊。
志浩荡以耿介兮,思低回而蹇产。众日进而蔽壅兮,何灵修之为怨。
固时俗之俇儴兮,背矩矱而不可化。独好修以增姱兮,宜反谓余以多诈。
惟天地之可正兮,指黄泉以为期。欲予屈心以从俗兮,虽九死其犹不忍为。
执太原之獶兮,蹈焦原之峻。世沈淖而莫予知兮,吾愈岧峣而自信。
昔伯阳之逢纷兮,时亦云其遑遑。繄周公不复梦兮,曷疑尼父之惋伤。
阴与阳其轇轕兮,天与地其回薄。八柱将挠兮,四极安托。
嗟予生之多艰兮,哀众命之将落。愿披志而抽凭兮,思自近而不可得。
独挹抑而无谁语兮,怊茫洋而焉极。
涕淫溢而澒溶兮,面高穹而叹息。吾将遁俗以洁居兮,从巢父于箕山。
采三秀而咽苍柏兮,聊以终吾之永年。哀山谷之多风兮,霰雪冥冥而不见天。
豺狼纵目以相嗥兮,虎豹群而食人。信自适而无所兮,蹇淹留而惝恍。
目眈眈而外浮兮,精专专而独往。搴太清以为佩兮,揽灏气以为圭。
芳飒遝而并御兮,岂独椒桂与江蓠。厌此世之多嚣兮,将远跳而去之。
揭太乙之长竿兮,建招摇之飞旗。天吴为余奔走兮,龙伯为余指麾。
折邓林以为策兮,眇八合而驱驰。左裾拂乎昆崙兮,右袂掩乎月窟。
访混沌之所止兮,超青冥而荒忽。抚盘古之顶兮,挽天皇之臂。
叙余心而陈词兮,曷为乎鸿荒之不再世。吾将揭北斗而量九州兮,均人命之所与。
定日月之所舍兮,使长照临此下土。又恐群灵之好谗兮,俾上帝之凭怒。
不照余之精诚兮,吾将安诉。临天路而徬徨,魂廷廷兮失度。
乱曰:邅余车以来归兮,曾何足以舒忧。羌灵修之不吾祐兮,于今之人其何尤。
怀余情而终古兮,聊与化而逍遥。
艾候当龙舫,萍踪集凤城。凌晨催邸饭,乘暇出郊行。
短短蒲抽玉,交交鸟弄笙。辞幨排拥蔽,并马得峥嵘。
碧岫红云幻,磁壶白雪擎。候宾宾未集,顾仆仆频倾。
蒟酱何方至,胡桃朴地横。骑龙排木凳,剪虎缀冠缨。
綵扇临杯舄,蒲团就几冯。甲蔬香百种,根拨秀千英。
菡萏含冰脑,樱桃滴水晶。胡蜂俱仰蜜,家鸽半栖甍。
熟果从枝摘,秾花得叶清。看馀锦绮色,听断辘轳声。
买竹金千镒,温瓜火一星。钩弯迟桂魄,流曲拟兰亭。
菱藕堆盘雪,蝇蚊避席冰。江南浑缩地,塞北总怡情。
折简招群彦,联床胜百朋。来希主情懒,别易客心惊。
折柳条馀几,牵衣泪镇零。舞腰宁自赏,歌曲迟侬听。
日炙嫣红袖,风狂散绿萍。盆供春色满,簟展晚凉迎。
茉莉簪纱帽,玫瑰袅醑觥。习池淹席幕,金谷较输赢。
可惜朱卿去,偏当赤地晴。锦帆风不进,玉斝月谁赓。
孤闷当芦发,颓躯倚树撑。长空生咄唶,懊绪付娉婷。
得意才俱隽,相如赋拟成。吹嘘真俗话,放浪自浮生。
毬绕飞明月,山来匝翠屏。归雅分树掠,饥马望刍鸣。
入郭斜榆影,回鞭指柳营。侯家银烛朗,客座綵帘明。
贝叶书难译,莲筒吸判酲。辖沈惊座睡,楼迥景阳訇。
朝马摇鸣佩,升乌影画棂。百川如变海,重此醉长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