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沧海欲成尘,王母花前别众真。
千岁却归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间人。
戚逍遥:唐代冀州南宫(女子)人。传说幼好道,父以女诫授逍遥,逍遥曰:“此常人之事耳。”遂取老子仙经诵之。年二十馀,适同邑蒯浔。不为尘俗事,惟独居一室,绝食静想,作歌云云。人悉以为妖。一夜,闻室内有人语声。又三日,忽闻屋裂声如雷,仰视天半,逍遥与仙众俱在云中,历历闻分别语。观望无不惊叹。
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
湖上有孤山,合把探梅词刻。清浅黄昏时候,冷疏枝寒色。窗前忽到又如何,一夜足相忆。信道收香藏白,报春风消息。
老柏苍苍缠老藤,招提牢落有残僧。瞑禽自入藏经阁,饥鼠时窥照佛灯。
未得安心如北秀,却思觅法趁南能。濛濛雨暗门前路,更得云房一曲肱。
念我寒如此,腊终犹解衣。数年惟破衲,一半逐云飞。
但使存孤骨,毋令嚇翠微。故人恋恋意,春气透柴扉。
春风荣万木,此卉异常葩。
海角逢三月,僧房见五花。
馨香惊俗眼,灿烂照高牙。
公子休追赏,如来会上夸。
自煮莲羹切藕丝,待郎归来慰郎饥。为贪别处双双箸,只怕心中忘却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