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峙双台峻,分驰四牡闲。共欣膏脉润,未要粉泥乾。
诗律何妨细,欢情岂遂阑。新畬行可问,载酒想同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一写山中信,自嗟天外人。
诗无咏贫士,政岂失穷民。
已悟哀仍乐,勿论亨与屯。
我交非势利,宁有白头新。
客里经年久,交游日渐新。名浮真自愧,知少不生嗔。
大道终非外,微言总是真。悠然无所竞,转觉快心神。
秋早雷声撼远村,东风排屋雨翻盘。三更洗出南楼月,七夕吹开北海尊。
锄径莫教延俗客,操觚谁为赋高轩。床头新酒今初熟,况有东园旧菜根。
水墨谁将画此图,山人搔首看卢胡。花水诸峰流落尽,白云犹为隐屠苏。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城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妾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高亭窥绿润,古寺面苍阴。
闻有遗仙事,应容过客寻。
路危山背迥,云重洞天深。
一鸟不飞去,时能弄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