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奉紫泥。
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
野人不识中书令,唤作陶家与谢家。(《题南庄》)。
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答白居易求马)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山色于人定有缘,髻鬟眉黛巧争妍。何当招我白云下,坐对苍崖百尺泉。
谁识英雄未遇前,淮阴往事有渔竿。汉唐去古风犹近,已觉人间乞食难。
两岸好山看不尽,一江烟水去无穷。谁人为和沧浪曲,兴在空濛杳霭中。
达人㣘高义,立志不苟同。长啸六合表,傲睨一世中。
君看今日颜,不及昨日红。乘运各努力,扬休树德风。
颓年傥相值,跨鹤蓬莱东。
如皋忆,忆得暮云天。著醋红蛏经酒脆,带糟紫蛤点羹鲜。
日日醉花前。
五旬光景似须臾,世路红尘懒步趋。
晚日未抛诗笔砚,芳时偷取醉工夫。
樽中美酒长须满,身外功名任有无。
最是不堪回首处,一番红槿恨朝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