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奁中镜,相随越岁年。清光何所如,明月悬中天。
我昔十五馀,颜色如花鲜。对之理晨妆,涂抹斗婵娟。
迩来年颇长,贫病相忧煎。形容渐老丑,无复施朱铅。
今朝镜亦昏,尘垢蚀连钱。相看自黯淡,焉能分媸妍。
人生有盛衰,物情随变迁。世间类如此,何用增慨然。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荏苒春光去不还,朝来白发镜中斑。簿书扰扰成何事,返我山中学驻颜。
韶光堪一笑,弹指忽成翁。老退閒都有,幽居感不同。
格因孤拔瘦,韵到自然工。诗外无多虑,任翻青白瞳。
别后全无梦,寄书安得频。
谁怜独往意,天弃苦吟人。
债长新年息,贫欺渐老身。
入林知未密,犹与俗相亲。
春雨湿窗纱,辛夷弄影斜。曾窥江梦彩,笔笔忽生花。
玉娥入月云钩衣,素裙雪绡云畔垂。
三山老仙不倦舞,霓裳半在秋江举。
谢郎解取澄江拟,飞下高城化清泚,
朝元环佩玉玲珑,天风吹落人间耳。
六月夸父暍将死,一吸澜翻九河水。
蟾乡换入石泉中,古柳阴前授琼几。
清泉无苦多酌我,空洞麟肠已行舸。
穷源直上翠微峰,小段参差绣岭宫。
归来泉边却张席,女头残月投苍璧。
残腊江门望使车,新春忽枉丽江书。嗟予已作三湘别,念尔那堪万里馀。
绝域风烟居暂定,深山官府事应疏。绝怜雅兴耽诗律,满纸琼瑶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