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样新妆剩宝衣,背人鹄立好腰肢。杜陵饥客长安道,隔水临花乍见时。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高隐春山意颇浓,眼明四海有无中。凭谁唤取为时用,横带东华醉软红。
招隐何处所,宛在栎山岑。人同西岳号,地异真源寻。
履随绿玉枝,冠映青瑶簪。罗月炯颜色,松风洒尘襟。
鍊液变白雪,烧丹成紫金。传授龙马图,啸歌鸾凤音。
稽首希夷子,寥寥同此心。
圣德与天同,封峦欲报功。诏书期日下,灵感应时通。
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
元唱白酬诗兴豪,吴山更比越山高。无端月落潮平夜,相送玲珑别意劳。
成心绣鞶帨,偾骄不可拘。脊脊广运中,吾道其何如。
罝罘乱薮泽,太素成蘧除。畸人乘莽眇,焦火蹈若无。
汎然涉九渊,木舟一何虚。得一合众万,瞻阕生明疏。
至情通喘耎,而况孚豚鱼。斋居霁烦想,兹理守弗渝。
说巽苟不亏,化邦扩所馀。眷言永登假,去与天为徒。
寒食生多感,谈诗觅旧盟。积花充鸟饿,删竹让窗明。
湖水春帆乱,山坟野祭晴。累累孤客意,浇酒亦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