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秀出鄱江曲,上有立石如立玉。尚书履声忽已远,隐者新居在盘谷。
花开鸟鸣春昼永,白云重重养乔木。夫君亦复称其家,有书能藏且能读。
露钞雪纂久愈富,何啻邺侯三万轴。山灵翕霍谨呵护,夜半虹光发深屋。
引泉天井助芳润,大胜吴侬饮山渌。我欲从之不可到,细字长书俄满幅。
毫分缕析极根柢,大义森然见条目。鄙人愧莫知所对,叩请安得留更仆。
颇闻石洞閟遗音,龙门馀韵须君续。临风倾咏寄绸缪,衰朽终期挹膏馥。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山民种山田,绿云无隙地。插秧高下阪,引泉得水利。
即看涧壁间,瓜棚亦横翠。棱棱如列眉,真香动凉吹。
露华方照岁,云彩复经春。虚闺稍叠草,幽帐日凝尘。
春初携手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
别后何人堪共醉,犹残十日好风光。
雪压前村曲径迷。万山寒立玉参差。孤舟独钓一蓑归。
别坞时听风折竹,断桥闲看水流澌。一枝冻蕊出疏篱。
儒术精穷久,风尘鬓欲衰。
知音岂易得,搔首独何为。
寓舍思亲处,秋原坠叶时。
乐天吟更苦,笑杀五陵儿。
清篇属我慰平沉,密密玄关领会新。
从此倚门麾捕影,更将形似许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