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千载后,一发渺存亡。尚喜衣冠旧,能传翰墨香。
春秋严助对,富贵买臣乡。莫厌官曹剧,诸生在雁行。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洞中日月无朝夕。晃朗云衢通宝陌。上明紫脑承三清,下照黄河常五色。自然霞结玲珑宅。内有长生三岛客。未彰云外去时踪,已到眼前来显
寂寂空廊络纬鸣,消摇岸帻近南荣。
闲眠簟作波纹冷,新浴衣如蝉翼轻。
微雨已收云尽散,众星俱隐月徐行。
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水气动群木,虚楼飞叶声。风灯无定照,峡月不终明。
托宿维舟夜,临泷未济情。寸心平自若,应任险中行。
一路岩花紫间黄,晨来雾气袭山光。人情得饱常求适,国策多纷便可亡。
世已创深擐万甲,敌方气竭结诸恙。且谋饮啄看棋劫,秋色无涯树郁苍。
觅参不可得,忽感鹿前行。行到鹿灭处,元来此地生。
吾生已是三分过,此地胡为一纪留。
万事无心偶然耳,久将身世付浮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