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月初阴。树头梧叶响,阶下草虫吟。何处高楼吹短笛,谁家急杵捣清砧。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家国三千里,中宵算去程。困才成蝶梦,行不待鸡鸣。马首摇残月,鸦群起古城。发来经几堠,村寺远钟声。
有志从来不浪忧,只忧心不似前脩。敷菑未竟已头白,待穫忘情在晚秋。
自觉才疏胜北海,又无经学震西州。甘为稼圃南山下,长谢周公愧孔丘。
相望千古一涪翁,还向江湖四壁空。病目自甘桃李后,野麋难着凤麟中。
未成下泽还乡里,且寄穷阎蔽雨风。举世知音常契阔,空悲沉抑为谁雄。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楚相拔葵後,萧条三亩余。
烟畦偶连畛,蕙圃得增墟。
便欲开春沼,何妨薙野蔬。
始添台榭美,况近子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