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景微微敛,阴云稍稍低。炎凉催旅燕,风雨听鸣鸡。
独立江楼上,相思浙水西。诗情兼酒伴,何日手重携。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帝乡辞宠命,羽服表华年。地变君臣礼,门荣父子仙。
凤书开紫观,鹤驾待青田。归舸蓬莱近,宸章日月悬。
迹光三乐美,声重三疏贤。即此过函谷,应留《道德篇》。
曾见繁英出缥墙,更将朱实奉华堂。
蹊桃得地偏相映,莫损清阴欲代僵。
仙溪七十里,半世始闻名。
一日见山面,千年怀友情。
古匏浮晋醁,清水照尘缨。
霜月亭亭白,连床话到明。
何年涌地出巃嵷,散作浮青数点峰。一气空濛走溟渤,双丸隐见宿长松。
谁探玉检千盘顶,试觅金仙九节筇。云欲出溪还隐去,紫烟待叩灌坛踪。
叩门剥啄涕沾襟,忽忆僧孙病骨侵。
壁上卧龙香线断,柱间题凤墨痕深。
仓皇不瞑思君眼,辗转犹希住世心。
真意自天渠信否,赠篇聊当阁中箴。
月挂楼钟晓,风生岛树秋。林疏山献状,池漫水分流。
鹊喜如窥牖,鸥驯亦并舟。一声何处笛,莫遣碧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