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莘渭二老人,耕钓俱白首。功烈在人间,如天有北斗。
方其未遇时,自处固不苟。夫岂邀虚名,欲眩千载后。
降及秦汉王,望古犹培塿。犹能守所闻,外物不得诱。
君看鲁二生,亦岂圣人偶。凛然诸儒间,人可我独不。
莽萧条、空斋开卷,逼窗都是风雨。冤仇有志终能报,绝似为侬深絮。
今视古。只对著江山,一片凄凉赋。低徊自语。算寡妇何辜,哀哀都遍,长此征求苦。
从头数。此女犹应凄楚。寥寥青史无侣。蛾眉羞遣须眉死。
侠骨谁堪分与。须记取。待走近灯前,把剑为伊舞。
几多愁绪。忍提起沧桑,重听悲剧,演唱断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