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
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
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
髫龀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申旦不能寝,念我同气人。飘泊各异县,邈若胡与秦。
百年复几何,一别三四春。山川隔言笑,寤寐见精神。
羁禽困罗绁,奋飞道无因。多忧捐心志,易与衰暮邻。
怀哉保颜色,堂上有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