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钟断漏初长,布被寒生一夜霜。
已剧凄凉独似较,后来风色更凄凉。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白云山,在何处,太和峰下、紫翠堆边是。山中道人玉作斧,惯向云根斫琪树。
束之三万束,凡火不能熂。却使火龙水虎相煅炼,黄婆鼎中七七始成齐。
小服百年饱,大服饱千岁。长生之药元酒味,永不饥兮永不醉。
神仙洞里观棋去,斧柯烂尽不归来,人间甲子须臾事。
推敲直欲擅词场,信马那知坠马伤。瓦碎定为资政戏,唇焦羞诧校书狂。
走缄吏去惟求药,问病人来暂下堂。错怪相思不相见,芙蓉秋水满芳塘。
姑妇孀居守寂寥,闭门风雨任飘摇。柳因秋早惊先落,松到岁寒知后凋。
一寸丹心同耿耿,百年华发共萧萧。由来节义关名教,看取曹娥庙下潮。
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
望天涯、涕泪纵横。牵一缕幽情。挂一缕幽情。你久无消息分明。
问一日归程。滞一日归程。阻关山,传斥堠,早一阵心惊。
晚一阵心惊。待春来,又春去,听一啭流莺。怨一啭流莺。
夜悄悄、人静无声。过一度寒更。怕一度寒更。
天地风云会有辰,开元可是欠经纶。千寻松下看流水,十八年中度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