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涌泉妙喻品题奇,开府推崇赵国诗。学到百川才沛若,赋成两汉德袆而。
千言自挟惊涛壮,一字全消涨墨滋。挥洒真能添活泼,纡回应与作涟漪。
鲸铿能得汪洋势,獭祭都袪汗漫词。远溯源头三峡上,高标名手六朝时。
拟将郭象悬河口,为抒宗生破浪思。锦绣每翻新颖样,波澜独具老成姿。
书中味义珠船获,篇里搜珍铁网垂。好藉韩潮留后劲,不妨陆海仰前规。
十分卓识呈泾渭,五色文章绘涣濉。想见寸心滂沛吐,露毫濡染正淋漓。
少小平陵县,萧然一布衣。读书传父业,握管上皇畿。
太乙藜初降,兰台露未晞。生涯凭笔札,甘旨为慈闱。
忽见天弧动,聊将电铗挥。于阗迎辔靷,疏勒候旌旂。
冻碛军营转,秋山捷奏飞。封侯来万里,老见锦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