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兼百虞,旱旷最财心。
稻知饥逾逾,民贫祸转深。
偷生庸可必,引咎杳难寻。
苦被浮云尻,时时谩作阴。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天门一日观黄榜,茅屋三年掩素扉。湘帙蠹鱼春雨润,綀囊萤火夜光微。
梦游朔雪留鸿迹,思入南山望鹤飞。会倚宫墙看射策,上林初日炫朝衣。
歙境争先睹使星,玉川风致是前生。
壮怀学富五千卷,明月光分十一城。
吏立寒冰惊号令,民沾和气乐耘耕。
政声久徹宸旒听,行看金瓯覆姓名。
浮坳岂方舟,食饵非巨鳞。
凤兮不在苞,所贵鸣及辰。
当门兰蕙锄,何况在野芹。
拥肿虽可羞,美材只为薪。
促促岁阴生,感念增苦辛。
倚楼清晓望,海岳变春阴。万里孤臣梦,经年病客心。
宦情妨懒慢,身世阅升沈。为问檐前柳,春风信几深。
十日狂风吹敝裘,坚冰塞道阻征舟。雪残野岸怜春草,波静芳洲喜狎鸥。
千里乡关归渐近,百年奔走欲何求。系帆把酒空怀子,斜日孤云起暮愁。
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从军幕下三千客,
闻礼庭中七十人。锦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