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幽猎奇财,身忘落天涯。
光吸泛霞濑,清刑浸月陂。
襟怀屡荡条,性情渐愉怡。
孱颜谢往惑,晃郎还澄思。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霭霭祥云辇路晴,传呼万岁杂春声。
蔽亏玉仗宫花密,映烛金沟御水清。
珠蕊受风天下暖,锦鳞吹浪日边明。
从容乐饮真荣遇,愿赋嘉鱼颂太平。
萧条遗世心,江海坐来深。拥褐閒窥沼,思山欲借琴。
有幡烟际寺,无叶水边林。不见同袍友,凭谁伴苦吟。
中秘法书之积,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
而未加别也。翰墨博雅之能,
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阅也。
伯牙之珍,百世知音。
伟奇能之表表,本和乐之愔愔。
予尝叹太平之盛际,士大夫可以尽其好尚之心,
盘薄时清,彷徉书淫。
彼何预于帝力,殆有类乎鱼鸢在天渊,
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
日夕山水佳,扬舲剧欢燕。云光落妓钗,露气侵纨扇。
遂结鲛人居,仍穷水晶殿。微月天际来,澄波静如练。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西崦残晖薄首邱,与猿同啸鹤同游。
山林一出资惊笑,风雨多情管滞留。
前别忽来如再世,后期禁得又三秋。
湖天倘有相从分,为我何妨割半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