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雄扬子云,古称蜀川秀。
千载遗英声,三贤继其后。
文章积学成,孝友亦天授。
远郡得充庭,期将免固陋。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
相思黄岳甚,况复故人多。汝向丰溪曲,为予传啸歌。
白云无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诸峰月,依依在女萝。
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
文母忧勤初化俗,曾孙仁孝已通天。
史书元佑三千牍,乐奏坤成第一篇。
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
道浑语不枯,意尽文自止。
思成茧抽绪,涣若风行水。
恭惟古先民,吾今亦如此。
谁欤章句绘,碌碌寄馀子。
冲寒八口携家去,矮屋青毡。铛捲同椽。朝日房栊晒水仙。
天教还我长干住,江令祠前。朱雀桥边。清恨南朝有替传。
此邦最佳处,乃在城北隅。野田荞麦傍,松下复问涂。
酷爱古石峙,故缓羸骖驱。一生能几许,于兹十载馀。
夜榻醉卧稳,何殊故园居。
头骨插犀冰照颜,胸襟元自涨清澜。吏归申午缘无事,民卧田闾识以宽。
晤语早倾程子盖,评诗尤逼杜公坛。如论妙誉无留赏,合向骁壶作倚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