峩峩儒衣冠,昕贵知义命。
大道若坦途,狂夫蹈邪径。
惟君异流俗,学古师往圣。
穷居饮一瓢,轻视车千乘。
粹然白玉温,卓尔青松劲。
风流入莲幕,忠恕自天性。
爱贤易好色,避利如深穽。
时邀野人语,亦说禅家病。
不辞王事劳,益知仁者静。
兼旬当阔别,强饭遵时令。
边城霜露寒,淮乡道里夐。
事物多感怀,篇章应寓兴。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主人未肯便山林,赏月吟风酒更琴。
每一登堂一揩眼,谁知半点向阳心。
死却王褒五百春,资中不见有词臣。
今朝忽遇登龙客,喜杀西郊谢逸人。
白石峰犹在,横桥一径微。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
水净苔生发,山寒树著衣。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
四海田庐自有馀,置锥无地欲尤谁。鹪鹩莫厌一枝少,更有寄巢无一枝。
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
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
檐鹊声前拆雁书,双材有底到蜗庐。洁樽几梦沾膏露,下箸于今荐腹腴。
仙府流霞端伯仲,徐州秃尾但台舆。寒人醉饱何缘静,径搅诗肠撚白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