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秘阁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墨迹十九纸率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苏郎如虎豹,孤啸翰墨场。

风流映海岱,俊锋不可当。

学书窥法窟,当代见崔张。

银钩刻琬琰,虿尾回缣缃。

擢登群玉府,台阁自生光。

春风吹晓雨,禁直梦沧浪。

人声市朝远,帘影花光凉。

秋河湔笔研,怨句挟风霜。

不甘老天禄,试欲叫未央。

小臣胆如斗,侏儒俸一囊。

请提师十万,奉辞问犬羊。

归鞍饮月支,伏背笞中行。

人事多乖迕,南迁浮夜航。

此时调玉烛,日行中道黄。

柄臣似牛李,倾夺谋未臧。

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

兼官百郡邸,报赛用岁常。

招延青云士,共醉椒糈觞。

俗客避白眼,傲歌舞红裳。

谤书动宸极,牢户系桁杨。

一网收冠盖,九原人走藏。

庖丁提刀立,满志无四旁。

论罪等饕餮,囚衣御方良。

姑苏麋鹿畽,风月在书堂。

永无湔祓期,山鬼共幽篁。

万户封侯骨,今成狐兔冈。

迩来四十年,我亦校书郎。

雄文终脍炙,妙墨见垣墙。

高山仰豪气,峥嵘乃不亡。

张侯开诗卷,词意尚轩昂。

草书十纸余,雨漏古屋廊。

诚知千里马,不服万乘箱。

遂令驾鼓车,此岂用其长。

事往飞鸟过,九原色莽苍。

敢告大钧手,才难幸扶将。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柳萌整征鞍,杏熟卸归驮。

风帆辍湘游,云屋返黟卧。

天暮室人瘦,地荒园叟惰。

长男近弄瓦,累重讵足贺。

次男久投笔,学废不堪课。

阿高兄子之,性刚未少剉。

阿明垂四龄,语迟无可奈。

一事独慰意,添竹逾百个。

碧玉韵凉颸,我倡此君和。

邻友各有携,野僧亦见过。

陶门故常关,孔客复满座。

微言订近役,何苦触尘堁。

筋骸已衰老,踪迹尚奔播。

八字马交驰,一生蚁旋磨。

晚节休官心,悼猛就新愞。

岂其尚有求,未苦忍寒饿。

神魂倘可收,焉俟赋招些。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岸凿青山破,江开白浪寒。日沉源出海,春至草生滩。

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峰峦。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

自炷芳萧读道书,玄文豁落走龙鱼。

松梢露色挂北斗,一夜风前学步虚。

疏花早不奈香何,三叠琼葩底用多。

最是动人情意处,黄梅已老未逢荷。

石峭亭虚瞰碧空,振衣长啸许谁同。千林瀑过初疑雨,万叶秋归自起风。

洛下名流唯白傅,襄阳耆旧有庞公。仍闻东阁高开宴,不为登临兴易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