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
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平生无解亦无操,永日书生坐独劳。唯觉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孤心好直迍犹强,病发慵梳痒更搔。何事故溪归未得,几抛清浅泛红桃。
文藻当年第一流,沙棠重放谪仙舟。行觇綵笔张三户,并羡华裾曳五侯。
痛饮时吞江渚月,豪唫多在武昌楼。春深我欲看黄鹤,携手白云最上头。
野色芬敷洗露香,篱边不减御衣黄。
繁英自翦无人插,应笑铁潜两鬓霜。
别我还乡上小艖,柴门东向是君家。壶中细雨逢三月,知忆长安桃李花。
挂席拾明月,飘然若木乡。楼船下杨仆,桥柱问秦皇。
蜒雨连秋暗,鲸波浴日凉。天风海涛里,一曲《水仙王》。
几度咸阳累积尸,尽缘丘冢似焉支。
覆车愁杀张车骑,印绶临身必十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