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逸老初开池上亭,使君钟鼓乐新成。宝林自有湖山助,定水何曾风浪生。
雨过淡云迷岛屿,日长幽鸟下檐楹。扁舟远泛沧浪碧,可避时人笑独清。
试镫风里送香来,檐外冰花映雪开。徙倚窗前谁作伴,一轮明月上瑶台。
茅屋在林阴,桃花夹径深。远山浑似黛,游客总能吟。
杳杳穿云杖,萧萧坐石琴。展图怀旧隐,便欲解朝簪。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孝龙分职隶湘西,天许宁亲岁一归。
风雹春春损桃李,山中寒食尚冬衣。
病眼怕遥夜,宿炉依小温。酒醨嫌雪厚,书细苦灯昏。
残腊归时梦,他乡尽处村。可怜双白鬓,深闭一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