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
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北岸有高楼,其南多药树。仙人昼采之,遗佩乡江渚。
化为绿绮琴,轸徽微已具。有客来南方,振衣坐其处。
风吹朱鸟巢,欲落鸣至曙。山分地肺云,水流天目雨。
别去重所思,别时不能去。
锁钥岩城早,难拚是夕晖。水心初潋潋,楼角更依依。
蹋鞠争先入,胡琴落后归。不妨南市过,月下独来稀。
百计思归未得归,梦魂夜夜到庭闱。愁心苦似丸和胆,泪点多如线在衣。
爱日每怜驹易过,临风却羡雁能飞。朝来闻报高凉捷,万一归程或可几。
虫唧唧,催刀尺。念游子,泪沾臆。冬成衣,寄北平,北平风高妾心惊。
念我夫子久作客,日日计归程。再拜告丈人,为我寄衣到塞北。
岁岁寄衣,不见夫归。不见夫归心恻恻。一在南,一在北,使妾长相忆。
丈人将衣去,归客将书来。读未数行,举家悲哀。夫子有遗言,言寄妻若子。
远客二十年,财亡身又兀。我病尔不知时,我死尔不知日。
尔饥尔寒谁视尔,与尔永诀凭片纸。萋若子,顿足号且呼,不见故夫,但见手书。
持书于邑,肝肠断绝。尔病我不知时,尔死我不知日。
使我夫妻父子,不得永诀。妻哭夫兮,子哭父。母哭儿孤,儿哭母苦。
三千里外雪霏霏,谁收尔骨归黄土。
夜深随月上纱窗,妆点西湖处士房。惊醒一床胡蝶梦,春风冷落淡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