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二十五轮清净观,上中下期春夏斋。本来欲造空虚地,那得许多缠绕来。
幸骖恭谢睹繁华,马上归来戴御花。
老妇椎和相顾问,也颁春色到诗家。
桑妾独何怀,倾筐未盈把。自言悲苦多,排却不肯舍。
妾悲叵陈诉,填忧不销冶。寒雁归所从,半途失凭假。
壮情抃驱驰,猛气捍朝社。常怀云汉渐,常欲复周雅。
重名好铭勒,轻躯愿图写。万里渡沙漠,悬师蹈朔野。
传闻兵失利,不见来归者。奚处埋旌麾,何处丧车马。
拊心悼巷人,零泪覆面下。徒谓久别离,不见长孤寡。
寂寂掩高门,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颜今就槚。
春来眼闇少心情,点尽黄连尚未平。唯得君书胜得药,开缄未读眼先明。
我随草木生长洲,索居自耻无朋俦。于公辱知亦既久,十年蔑面无时酬。
寻常开缄见谏议,言语亦得通绸缪。终然玉树隔眼物,碧云明月心悠悠。
适来宦辙道桑梓,老臂无翼从之游。仙人可望不可致,聊以远梦寻丹丘。
梦空人远相忆在,因写江山消我忧。寄公高堂我偕拜,一日素壁开清秋。
明月生奇怀,披衣步江步。悠然踏莎行,草露湿芒屦。
渔歌烟外烟,鸿影渡旁渡。对此夜何长,不知秋已暮。
居人坐江楼,离人倚江树。苦乐不同心,讵可背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