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吾佛舒广长舌相,不即此座亦不离。尔时宝积诸长者,持七宝盖而献佛。
如庵道人道机熟,今亦即色以明心。攒花簇锦出新好,而以组绣作佛事。
一一针孔一世界,一一花叶一如来。森罗万象影重重,莫不一法之所印。
此座非高亦非广,此被非阔亦非狭。舒即大千悉弥满,收入微尘不迫窄。
譬如随色摩尼珠,是被光明亦如是。昼夜常转如是轮,须弥灯王为作證。
宫廷初散鼠孤群,殷殷成雷又聚蚊。卷舌光芒仍炫耀,台阶气象向氤氲。
伤心诏狱生春草,回首觚棱隔暮云。明主定无钩党禁,文华休拟作同文。